全国校外培训“监管护苗”暑期专项行动扎实推进

教育部   2023-08-28 08:27:41


(资料图)

7月24日至8月11日,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应急管理部、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体育总局、全国妇联等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,组建了16个联合工作组,分赴31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地调研指导,确保校外培训“监管护苗”暑期专项行动扎实推进。

调研期间,工作组分别在调研省份召开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参加的座谈会,听取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和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介绍;聚焦校外培训机构较多的省会城市和群众举报投诉集中的重点城市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深入133个县(区、市)开展实地考察,通过查阅档案资料,查看信息公示栏、培训环境、与机构负责人交流等方式,详细了解培训机构资质证照、培训内容、培训对象、培训时间、收费管理、预收费监管、从业人员、广告管控、消防安全、退费问题处理等情况,现场指导整改规范培训行为;组织记者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、培训机构违规收费等问题进行暗访,深挖问题线索。将明查暗访718家校外培训机构发现的违规培训问题线索,全部转交各地逐一核查处理。

调研发现,各地按照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部署,迅速付诸行动、精心组织实施、有力有序推进,围绕隐形变异违规培训、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、群众“退费难”、安全生产风险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全面排查整治。总体上,“双减”前“培训火热”问题在今年暑假前半段没有发生,隐形变异培训现象得到有效控制,培训机构收费进一步规范,培训退费纠纷得到有力化解,安全生产责任得以落实,前期治理成果得到巩固,校外培训治理态势平稳。

但同时也发现,一些违法违规培训问题仍然存在,治理任务依然艰巨,需要久久为功、持续用力。一些机构和个人以“一对一”“住家教师”“高端家政”以及夏令营、研学旅行、托管班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,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转入“地下”,使发现和查处难度增大;一些机构存在超时段超限额收费、不使用合同示范文本、预收费资金没有全额监管等问题;一些地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和对标整改工作进度缓慢,一些机构尚未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一监管。

针对调研情况和发现的问题,工作组要求各地切实履行监管责任,继续聚焦重点任务,深化专项整治,做好暑期后半段专项行动工作。一是不断健全隐形变异培训的长效治理机制,特别是完善违规培训纳入网格化管理机制,加大查处力度,持续营造打击违规培训的高压态势;二是强化非学科类培训日常监管,加强暑期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,严防机构恶意涨价,并确保参加培训学生安全;三是严格落实预收费监管要求,多措并举化解培训退费纠纷,推动培训机构全面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,加快实现全流程监管,防范“卷钱跑路”“退费难”问题发生,维护家长和学生合法权益。

精彩推送